币圈惊天劫案!50倍杠杆巨鲸血洗Hyperliquid,孙宇晨带队猎杀!

2025-03-24 9:10:26 交易所交易规则 author

引言:Hyperliquid 巨鯨的崛起與爭議

近日,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上出現了一位神秘的「50 倍槓桿巨鯨」(其錢包地址以 0xf3 開頭,社群暱稱其為「內幕哥」)。這位交易者以其大膽的操作手法和驚人的盈利能力,迅速引爆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。短短數月,他便通過高槓桿、精準的時機把握以及多平台聯動策略,累計淨賺約 2200 萬美元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其中約 200 萬美元,是通過一次極具爭議的「穿倉」操作,直接從 Hyperliquid 平台的 HLP(Hyperliquidity Provider,超級流動性提供者)金庫中「掠奪」而來,引發了社群的廣泛討論和強烈質疑。本文將以時間為線索,詳細梳理這位「內幕哥」的交易軌跡,深入剖析其操作手法,並基於已平倉的實際盈利數據,重新核算其盈虧情況。同時,本文還將揭示市場和平台對此事件的反應,力圖為讀者勾勒出一場別開生面的加密貨幣博弈大戲。 交易時間線與操作復盤

這位「內幕哥」的傳奇故事,始於今年 3 月初。接下來,我們將按照時間順序, детально分析其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交易操作:

3 月 2-3 日:BTC 與 ETH 多頭的華麗開局

根據 Lookonchain 的監測數據顯示,「內幕哥」在 3 月初開始了他的傳奇之旅。他選擇在 Hyperliquid 平台,以高達 50 倍的槓桿做多比特幣(BTC)和以太坊(ETH)。恰逢當時,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公開表示支持加密貨幣,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加密貨幣市場的價格飆升。「內幕哥」精準地抓住了這一時機,在短短一天之內便平倉了大部分的多頭倉位,輕鬆斬獲超過 680 萬美元的利潤。這次成功的操作,不僅為他奠定了暴利的基礎,也讓市場開始密切關注這位神秘的交易者。

3 月 10-12 日:ETH/BTC 多頭與備受爭議的“穿倉”事件

時間來到 3 月 10 日至 12 日,「內幕哥」的操作達到了高潮,同時也上演了整個事件中最具爭議的一幕。3 月 10 日,他以 100% 的勝率完成了兩次以太坊(ETH)的超短期做多操作,淨賺 220 萬美元。3 月 12 日,他向 Hyperliquid 平台存入了 522 萬美元的保證金,隨後以 50 倍的槓桿,分別在 1,884.4 美元(清算價格為 1,838.2 美元)和 82,003.9 美元(清算價格為 61,182 美元)的价格开设了 ETH 和 BTC 的多头仓位。紧接着,他将 BTC 的多头头寸转换为 ETH 多头,并追加了高达 1000 万美元的 USDC 保證金,使其持有的 ETH 数量增加至 14 万枚,总价值约 2.7 亿美元,占整个 Hyperliquid 平台 ETH 总仓位的 24.65%,此时其浮盈已高达 310 万美元。

然而,戲劇性的轉折發生在當天下午 17:05 至 17:08 之間。根據 Hyperscan 的數據顯示,「內幕哥」在未平倉的情況下,連續嘗試從平台提取資金。第一次由於「超出單筆提款上限」而失敗,隨後他分兩筆(800 萬美元和 900 萬美元)成功提取了 1700 萬美元,這一金額遠遠超過了他當時 1523 萬美元的 USDC 保證金。剩餘的倉位隨即被系統強制清算。在 17:08 分,平台以 1,915 美元的價格接管了他持有的 14 萬枚 ETH。由於 ETH 的價格在清算過程中一度下跌至 1,910 美元,HLP 因此承擔了約 400 萬美元的虧損,而「內幕哥」則成功鎖定了 200 萬美元的利潤,並全身而退。這次極具爭議的「穿倉」操作,震驚了整個加密貨幣社群。Hyperliquid 平台隨即宣布將比特幣(BTC)和以太坊(ETH)的最大槓桿分別下調至 40 倍和 25 倍,試圖修補其規則漏洞。

3 月 13-14 日:跨平台擴張與 LINK 風波

3 月 13 日,「內幕哥」將其觸角伸向了另一個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GMX,开设了价值 4517 万美元的 ETH 空头仓位。与此同时,他还在 Hyperliquid 平台做多 ETH/BTC 的汇率,精准地抓住了汇率下跌至 0.0228 的机会,成功获利 215 万美元。次日,他转战 Chainlink(LINK),投入了 1498 万美元买入了 50.6 万枚 LINK 代币(平均成本为 13.93 美元),并在 Hyperliquid 和 GMX 平台上开设了 10 倍至 23 倍的多头仓位。在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后,他平仓获利 127 万美元。然而,一笔 20 倍杠杆的 LINK 多头仓位在 13.6857 美元的价格被强制清算,导致其损失了 107 万美元的 USDC。市场对此议论纷纷,Hyperliquid 平台迅速将 LINK 的杠杆上限从 20 倍降低至 10 倍,显示出对这位巨鲸交易者的警惕。

3 月 15-17 日:BTC 空頭稱霸與平台規則收緊

从 3 月 15 日开始,「内幕哥」将目光聚焦于比特币(BTC)的空头交易。他以 40 倍的杠杆在 Hyperliquid 平台建立空头仓位,仓位规模迅速增加至 3.3 亿美元,浮盈一度高达 620 万美元。随后,他通过 TWAP(时间加权平均价格)策略止盈 560 万美元。与此同时,他还在 GMX 平台开设了 44.97 倍杠杆的 BTC 空头仓位,总规模达到 1.94 亿美元。在此阶段,他明确止盈 305 万美元。Hyperliquid 平台于 3 月 15 日宣布其交易量突破 1 万亿美元,并随即宣布将保证金比率从 5% 提升至 20%,旨在约束高杠杆玩家。市场情绪随之波动,投资者开始担忧平台的流动性风险。 “內幕哥”交易策略深度解析

「內幕哥」的交易手法,精準而大膽,仿佛一台精密運作的機器。他巧妙地融合了高風險策略與對規則漏洞的利用。以下是對其核心手法的詳細分析:

高槓桿操作與事件驅動

  • 槓桿選擇:「內幕哥」以 50 倍槓桿為核心策略,這是 Hyperliquid 平台允許的最高倍數,能夠將小幅價格波動放大為巨額收益。例如,2 月底對 ETH/BTC 的做多操作,為其帶來了 683 萬美元的利潤,充分展示了他對高槓桿的熟練掌控。即使平台後來下調了槓桿倍數,他仍然靈活地調整至 40 倍(如 3 月 15 日的 BTC 空單),以維持高收益的潛力。
  • 事件驅動: 他對宏觀事件的反應極其迅速。例如,2 月底特朗普發表支持加密貨幣的言論後,他立即開設 ETH/BTC 多單,在 24 小時內獲利 683 萬美元。這種對市場事件的敏銳感知,可能源於對新聞的提前掌握或對市場情緒的深刻理解,甚至引發了市場對其「內幕交易」的猜測。

多平台協同與靈活資金調度

  • 跨平台布局: 「內幕哥」並非只依賴 Hyperliquid 一個平台。3 月 13 日,他在 GMX 平台開設了 ETH 空單,同時在 Hyperliquid 平台做多 ETH/BTC 匯率,形成了一種套利組合。3 月 14 日,他甚至從 Aave 借入了 11 萬枚 LINK(價值約 154 萬美元),用於現貨和合約操作,充分展現了他整合多平台資源的能力。
  • 資金調度: 他的資金管理高效而靈活。在 3 月 12 日的「穿倉」事件之前,他追加了 1000 萬美元的 USDC 保證金,將 ETH 持倉推高至 14 萬枚;3 月 15 日,他為 BTC 空單追加了 300 萬美元的 USDC,以避免潛在的清算風險。這種動態調整保證金的手法,確保了其高槓桿倉位的穩定性。

現貨與合約的聯動策略

  • 策略設計: 「內幕哥」經常通過現貨交易來推高價格,然後再利用合約交易來放大收益。3 月 14 日,他在 LINK 上投入了 1498 萬美元,買入 50.6 萬枚 LINK(平均成本為 13.93 美元),隨後 LINK 的價格上漲至 14.6 美元。他再配合 10 倍至 23 倍的多頭合約,最終平倉獲利 127 萬美元。這種「現貨拉盤 + 合約槓桿」的組合,充分利用了市場深度和槓桿效應。
  • 執行細節: 他在 CowSwap 上分批買入 LINK(例如,500 萬美元和 50 萬美元的訂單),避免一次性衝擊市場,確保了成本的可控性。這種細膩的操作,顯示出他對市場流動性的深刻理解。

快速交易與“穿倉”套利

  • 短線節奏: 「內幕哥」擅長抓住短期波動快速獲利。3 月 13 日,他在 Hyperliquid 平台以 50 倍槓桿做多 ETH,僅 40 分鐘就賺取了 215 萬美元;3 月 16 日,他將 BTC 空單止盈 305 萬美元。這種快進快出的交易節奏,最大化了收益,並降低了風險敞口。
  • “穿倉”手法: 3 月 12 日的操作,是他最獨特的手法。當時,他的 ETH 多單浮盈 310 萬美元。但他卻選擇提取 1700 萬美元的 USDC,超過了其 1523 萬美元的保證金,導致剩餘倉位被強制清算。當 HLP 接管其倉位時,由於 ETH 價格下跌,產生了 400 萬美元的虧損,而他卻鎖定了 200 萬美元的利潤。這一策略巧妙地利用了 Hyperliquid 平台允許提取浮盈的規則,將清算風險轉嫁給平台,成為他掠奪流動性的「殺手鐧」。

風險管理與策略調整

  • 止盈止損: 「內幕哥」並非一味激進。3 月 14 日,在 LINK 多單被清算後,他迅速將槓桿從 20 倍降低至 10 倍,避免進一步的虧損。3 月 17 日,他通過 TWAP(時間加權平均價格)策略平倉 108 枚 BTC 空單,降低了對市場的衝擊,確保了 560 萬美元的利潤落袋為安。
  • 適應性調整: 面對平台規則的變化(例如,3 月 15 日保證金比率的提升),他從 50 倍槓桿轉向 40 倍,並在 GMX 平台補充了 44.97 倍的倉位,顯示出對環境變化的靈活應對能力。 盈利數據總覽(已平倉部分)
日期 交易品種 操作方向 盈虧金額(美元)
3月2-3日 BTC/ETH 6,830,000
3月10日 ETH 2,200,000
3月12日 ETH 多 (穿倉) 2,000,000
3月13日 ETH/BTC 2,150,000
3月14日 LINK 1,270,000
3月15日 BTC 5,600,000
3月15日 BTC 3,050,000
總計 23,100,000

注意:

  • 以上數據僅統計已平倉並落袋為安的盈利,未包含未平倉位的浮動盈虧。
  • 3月12日的“穿倉”操作,雖然導致HLP虧損,但“內幕哥”實際鎖定200萬美元利潤。
  • 3月14日 LINK 多單被清算損失的 107 萬美元未在此表格中扣除,因表格僅統計盈利部分。

市場反應與“獵鯨行動”

「內幕哥」的暴利與極具爭議的「穿倉」操作,在加密貨幣市場上掀起了軒然大波。早在 2 月底,關於他可能存在「內幕交易」的傳言就已甚囂塵上,為其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。而 3 月 12 日,Hyperliquid 平台的 HLP 因「穿倉」事件蒙受 400 萬美元的巨額虧損後,社群對他的質疑和憤怒更是達到了頂峰,許多人痛斥其為「流動性掠奪者」,並擔憂這種惡劣的操作手法會動搖市場的根基。

加密貨幣社群知名意見領袖(KOL)@Cbb0fe 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起「獵鯨小分隊」的號召,意圖聯合社群力量圍剿這位巨鯨交易者。令人驚訝的是,僅僅在半小時後,他便曬出了截圖,聲稱波場(Tron)創始人孫宇晨(Justin Sun)也加入了此次行動,這充分顯示了社群對「內幕哥」及其行為的強烈反彈。

Hyperliquid 的應對與流動性危機

面對社群的強烈質疑和日益嚴峻的市場壓力,Hyperliquid 平台也接連出手,試圖亡羊補牢。首先,在 3 月 12 日,平台緊急下調了比特幣(BTC)和以太坊(ETH)的槓桿上限,分別降至 40 倍和 25 倍。隨後,在 3 月 14 日,平台又將 Chainlink(LINK)的槓桿限制為 10 倍。3 月 15 日,Hyperliquid 更是宣布將保證金比率從 5% 大幅提升至 20%,試圖從根本上修補其規則漏洞,限制高槓桿交易者的操作空間。

然而,這些措施並未能完全挽回頹勢,平台的流動性已經遭受了嚴重的損害。3 月 13 日,由於 HLP 接管了 16 萬枚 ETH 的多頭倉位,導致其虧損高達 323 萬美元,資金池規模從 4.86 億美元驟降至 3.51 億美元,降幅達 27.7%。再加上 3 月 12 日「穿倉」事件造成的 400 萬美元損失,Hyperliquid 平台的機制缺陷被進一步暴露——允許提取浮盈,且未對大額槓桿訂單進行有效限制,使得 HLP 淪為了「內幕哥」等巨鯨交易者的「提款機」。 總結:高風險博弈的警示

從 2 月份的低調試水,到 3 月份的「穿倉」掠奪,這位 Hyperliquid 平台的 50 倍槓桿巨鯨,以約 2310 萬美元的淨收益(其中包括從 HLP 掠奪的 200 萬美元),書寫了一段充滿爭議的高風險、高回報的加密交易傳奇。他嫻熟地運用高槓桿、事件驅動以及規則漏洞,征服了市場,並成功地從平台「薅羊毛」,堪稱加密貨幣交易領域的掠奪者。

然而,這場驚險刺激的遊戲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。LINK 清算事件與 HLP 的巨額虧損,無情地揭示了高槓桿的雙刃劍本質。社群自發組織的「獵鯨」行動以及 Hyperliquid 平台不斷調整的規則,預示著對這類高風險玩家的圍堵已經拉開序幕。未來,這位巨鯨能否繼續乘風破浪,抑或在社群的圍剿中折戟沉沙,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。對於廣大普通投資者而言,這既是一場嘆為觀止的表演,也是一個深刻的警示:在這場巨鯨與平台的博弈中,散戶或許只能望洋興嘆,更需要謹慎應對,避免成為被收割的對象。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