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股市,简直像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戏子。一会儿给你抛个媚眼,一会儿又给你一记闷棍。每天看着这些利好利空的消息满天飞,真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活在一个巨大的楚门世界里,庄家就是那个躲在幕后操控一切的导演。
说实话,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故作高深的分析师,动不动就来一句“长期来看”,废话!谁不知道长期来看一切都会改变?关键是现在!是今天!是这个月!你告诉我,我现在该买还是该卖?别跟我扯什么价值投资,老子只想赚快钱!
当然,我也不是那种无脑梭哈的赌徒。毕竟,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,谁也不想打水漂。所以,每天还是得硬着头皮看新闻,试图从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里,找到那么一丝丝靠谱的线索。但往往是,看得越多,越是迷茫,越是觉得自己像个傻子。
说到底,这股市就是个零和游戏,有人赚,就必然有人亏。而我,只想尽量避免成为那个被收割的韭菜。至于那些宏大的叙事、光明的未来,听听就好,千万别当真。毕竟,镰刀可不认人。
中央那份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》,看着是挺振奋人心的,又是种业自主创新,又是农机装备升级,感觉咱们马上就要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,实现农业现代化了。但说实话,我对这种“规划”类的东西,向来是抱着怀疑态度的。
想想以前的“新农村建设”,喊了多少年了,结果呢?空心村、老龄化,农村凋敝的问题解决了吗?恐怕是越演越烈了吧?现在又来个“农业强国”,口号喊得震天响,但具体怎么落实?钱从哪里来?人才怎么留?这些问题,规划里有明确的答案吗?
更何况,现在农村面临的问题,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的问题,还有土地制度、城乡差距等等深层次的矛盾。不解决这些根本问题,光靠喊口号、搞运动,恐怕只会是新瓶装旧酒,换汤不换药。
还有那个宅基地盘活利用,听着好像是给农民增加收入的好事,但稍有不慎,就可能演变成资本下乡,侵吞农民利益的闹剧。到时候,农民不仅没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,反而可能失去最后的生存保障。这种事情,历史上还少吗?
所以,我对这个“农业强国规划”,既期待,又担忧。期待它能真正给农村带来改变,担忧它最终沦为一场空谈。
林剑那句“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”,听着是挺硬气的,但背后却透露着一丝无奈。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久,谁也没占到便宜,但谁也不肯先低头。
特朗普那老小子,又开始挥舞关税大棒了,摆明了就是要逼中国让步。而咱们这边,除了表达抗议,似乎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。毕竟,经济实力摆在那里,硬碰硬肯定吃亏。
当然,咱们也不能一味退让,必要的反制措施还是要有的。但问题是,反制的力度要把握好,既要让对方感受到痛,又不能伤及自身。这其中的平衡,可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中美贸易战背后,是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。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争夺,更是政治制度、意识形态的对抗。这种对抗,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,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格局。
所以,中美贸易战,不仅仅是两国的事情,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。作为普通老百姓,我们能做的,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被那些煽动性的言论所迷惑,理性看待这场博弈。
中央汇金和中国诚通,这两家“国家队”突然宣布增持ETF,摆明了就是要救市。A股跌成这个熊样,管理层坐不住了,总得出来做点什么,安抚一下市场情绪。
但说实话,我对这种“救市”行为,并不抱太大希望。A股的问题,不是靠几个亿、几十个亿的资金就能解决的。根本问题在于,市场信心已经跌到了谷底,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非常悲观。
而信心的恢复,不是靠喊口号、打鸡血就能实现的,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,需要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,需要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的回报。
更何况,国家队入场,本身就带有一种“行政干预”的味道。市场应该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,而不是由政府意志决定的。如果政府过度干预市场,只会扭曲市场的正常运行,最终适得其反。
当然,我也不是说国家队入场完全没有意义。至少,它可以起到一个稳定市场情绪的作用,避免股市出现崩盘式的下跌。但要想真正走出困境,A股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,解决那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。
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美国加关税是“霸凌无理”,这话没错,但听着却有点悲凉。香港作为自由港,一直以来都是中美贸易的重要中转站。现在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,香港自然也受到了波及。
但问题是,香港的处境非常尴尬。一方面,它需要维护与内地的经济联系;另一方面,它又不能完全得罪美国。这种夹缝中的生存,让香港感到非常无奈。
更让人担忧的是,香港的金融地位正在受到挑战。随着内地金融市场的开放,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绕过香港,直接进入内地市场。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,正在逐渐被削弱。
所以,香港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,不能再仅仅依靠中美贸易,而是要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。同时,香港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,发展新的产业,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冯德莱恩说准备好与美国就关税进行谈判,但也准备采取反制措施,这典型的就是欧盟的“骑墙派”作风。一方面,它不想完全得罪美国,毕竟美国是它重要的盟友和贸易伙伴;另一方面,它又不想被美国占便宜,毕竟欧盟也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。
欧盟的这种摇摆不定,其实反映了它在国际政治中的尴尬地位。一方面,它想维护自身的利益,争取更多的话语权;另一方面,它又不得不依赖美国,在安全和外交方面寻求美国的保护。
更让人担忧的是,欧盟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。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同,很难形成统一的立场。这使得欧盟在与美国等大国谈判时,往往处于劣势。
所以,欧盟需要加强内部团结,形成统一的对外政策,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。同时,欧盟也需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,发展自身的军事和外交能力,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力量。
工信部开会研究人工智能终端的标准,这事儿听起来挺重要的,但仔细想想,又觉得有点悬。现在人工智能的概念炒得这么火,各种智能音箱、智能家居、智能汽车层出不穷,但真正好用的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,又有多少呢?
很多所谓的“智能”产品,其实就是贴了个标签,加了个语音助手,本质上还是原来的东西。而且,各个厂家之间的标准又不统一,导致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之间无法互联互通,用户体验非常差。
现在工信部想搞个统一的标准,出发点是好的,但问题是,这个标准谁来定?怎么定?定出来的标准,能不能适应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?会不会扼杀创新?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。
更何况,人工智能终端的发展,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,还有伦理、安全、隐私等等问题。这些问题,如果处理不好,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。
所以,我对人工智能终端的发展,既期待,又警惕。期待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,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中央空管委印发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,这事儿听起来挺有想象力的,感觉以后我们可以坐着私人飞机上下班,开着无人机送外卖了。但问题是,中国的空域管制非常严格,要想真正发展低空经济,首先要解决空域开放的问题。
现在,虽然政策上说要“优化空域资源配置”,但具体怎么优化?哪些空域可以开放?开放到什么程度?这些问题,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。而且,空域开放涉及到军事安全、飞行安全等多个方面,需要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管理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低空经济的发展,可能会带来新的安全隐患。无人机乱飞、私人飞机坠毁,这些事情一旦发生,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。
所以,我对低空经济的发展,既期待,又担忧。期待它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,担忧它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。
深圳、广州、北京等地都出台了支持医药医疗产业发展的政策,这说明地方政府对这个产业非常重视。毕竟,医药医疗产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,还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。
但问题是,现在医药医疗产业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。各个地方都想发展自己的医药企业,但又不愿意引进外地的产品,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,创新动力不足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现在医药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。药品回扣、医疗器械采购黑幕,这些事情屡见不鲜,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。
所以,要想真正发展医药医疗产业,首先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,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同时,还要加强监管,严惩腐败,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用上安全、有效的药品和医疗器械。
广州提出要大力发展“银发经济”,这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养老产业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。但问题是,现在的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,养老机构数量少、质量差,很多老年人根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。
而且,现在养老服务的价格非常高昂,很多家庭根本无法负担。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,但力度还远远不够。
更让人担忧的是,现在的养老服务缺乏专业化的人才。很多养老护理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,服务水平很低。
所以,要想真正发展银发经济,首先要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,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。同时,还要降低养老服务的价格,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。
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超过三元锂电池,这说明磷酸铁锂电池正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。这主要是因为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更低、安全性更高。
但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,续航里程更长,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。未来,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将会如何发展,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更让人关注的是,现在动力电池的产能严重过剩。各个厂家都在疯狂扩张产能,导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,价格不断下降。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倒闭,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所以,我对动力电池的发展,既期待,又担忧。期待它能给新能源汽车带来更好的性能,担忧它可能带来的产能过剩和技术路线之争。
宁德时代大手笔回购股份,这事儿看着挺提振信心的,毕竟股价跌成这样,总得出来表示表示。但问题是,回购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?
宁德时代现在面临的困境,不仅仅是股价下跌,还有市场份额被比亚迪蚕食、技术路线面临挑战等等。光靠回购,恐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。
更何况,宁德时代的回购金额虽然不小,但相对于它庞大的市值来说,还是杯水车薪。能起到多大的作用,还真不好说。
所以,我对宁德时代的回购,持谨慎乐观的态度。回购或许能短期内提振股价,但要想真正走出困境,还需要拿出更有力的措施。
微软辟谣要停止在中国运营,这事儿本身就挺耐人寻味的。无风不起浪,如果不是市场上确实存在这种传闻,微软也不会专门出来辟谣。
现在中美关系这么紧张,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。一些外资企业选择撤离中国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但微软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巨头,在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利益。轻易放弃中国市场,对它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。
所以,我对微软的辟谣,持保留态度。也许微软现在确实没有撤离的计划,但未来会怎么样,谁也说不准。
最近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,一片飘红,看着挺喜人的。但问题是,这些业绩预增的背后,有多少是真实的增长,有多少是水分?
有些公司业绩预增,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太低。有些公司业绩预增,是因为卖了资产。有些公司业绩预增,是因为政府补贴。
真正靠自身实力,靠产品创新,靠市场拓展实现业绩增长的公司,又有多少呢?
所以,我对这些业绩预增的数字,持怀疑态度。要想真正了解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,不能只看数字,还要深入分析它的业务模式、竞争优势、财务状况等等。
万华化学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,用于减少注册资本,这步棋走得挺精妙的。一方面,回购可以提振股价,增加股东回报;另一方面,减少注册资本可以优化资本结构,提高盈利能力。
万华化学作为一家化工龙头企业,拥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充裕的现金流。用闲置资金回购股份,对它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所以,我对万华化学的回购,持积极态度。这既是对股东负责的表现,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体现。
国泰君安更名为国泰海通,这事儿看起来挺普通的,但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。海通证券也是一家大型券商,实力不容小觑。国泰君安更名,是不是意味着海通证券要入主国泰君安?
如果真是这样,那么国泰君安的未来发展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。海通证券可能会给国泰君安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业务机会,助力其实现战略转型。
所以,我对国泰君安更名,持关注态度。这或许是A股市场又一个重大事件的开端。
小米SU7深陷保险谣言,小米公司不得不出来辟谣,这事儿说明,现在做企业真不容易,一不小心就会被舆论淹没。
小米SU7作为小米进军汽车行业的首款产品,备受关注。但与此同时,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舆论压力。
一旦出现负面新闻,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利用,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。
所以,小米需要加强危机公关能力,及时回应舆论质疑,维护品牌形象。同时,也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赢得用户的信任。
中孚信息高管被查,这事儿说明,反腐风暴正在席卷A股市场。上市公司的高管,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,违法违纪终将受到惩罚。
高管被查,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,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市场形象。
所以,上市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管理,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,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。同时,也要加强合规意识,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。
立中集团发声明说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影响不大,这事儿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。一方面,公司肯定想尽量淡化关税的影响,稳定投资者情绪;另一方面,关税的影响确实存在,不可能完全没有。
关键在于,关税的影响有多大?公司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?这些信息,公司并没有完全披露。
所以,我对立中集团的声明,持保留态度。投资者需要仔细分析公司的业务结构和财务状况,才能判断关税对公司的真实影响。
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,纳指勉强收红,道指却跌了不少,这说明市场情绪很纠结啊。一方面,科技股还在硬撑着,英伟达、亚马逊这些巨头还在涨,似乎暗示着AI的未来仍然光明;另一方面,传统行业却在走下坡路,反映出经济的疲软。
特朗普又在嚷嚷着要继续加关税,欧盟也准备反制,这贸易战的阴影挥之不去,随时可能爆发。而且,美国国内的通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,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一直悬在头上。
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,美股还能撑多久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稍微有点风吹草动,可能就是一场腥风血雨。
国际油价大跌,黄金也跟着走低,这传统的“避险资产”逻辑似乎失效了。按理说,地缘政治风险这么高,油价和黄金应该上涨才对。但现在的情况却是,市场更担心经济衰退,而不是战争。
油价下跌,说明市场对未来的需求预期不高,认为经济可能会放缓。黄金下跌,则说明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有所缓解,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停止加息。
但这种逻辑真的靠谱吗?谁知道呢?市场情绪瞬息万变,今天还担心衰退,明天可能又担心通胀了。总之,在这种变幻莫测的市场中,要想抓住机会,真的是太难了。
中信证券说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有望持续成长,端侧AI会成为新的增长点,这话听起来很诱人。但问题是,国内半导体产业真的能抓住这个机遇吗?
现在国内半导体产业面临着很多挑战,技术落后、人才匮乏、资金不足,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。虽然国家在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,但要真正实现自主可控,还需要很长的时间。
更何况,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越来越严厉,这给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。要想突破美国的封锁,就必须自主创新,掌握核心技术。
所以,我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,既充满希望,又感到担忧。希望它能早日实现自主可控,担忧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。
清明假期旅游火爆,景区“限流”,这说明旅游业正在逐渐复苏。但问题是,现在的旅游消费还存在着一些问题。
一方面,景区门票价格太高,消费体验不好,很多游客抱怨“花钱买罪受”。另一方面,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,缺乏特色,很难吸引回头客。
要想真正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,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。要降低景区门票价格,提高服务质量,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。
更重要的是,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,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。
商务部发布稀土出口管制决定,这事儿表明,中国正在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管控。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,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。加强对稀土的管控,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。
但问题是,稀土出口管制可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,甚至会引发贸易摩擦。中国需要谨慎处理稀土出口管制问题,避免对国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。
更重要的是,要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,防止过度开采和浪费。同时,还要加大对稀土替代材料的研发力度,减少对稀土的依赖。
机构研报说血制品行业有望迎来重大机遇,国产血制品厂家市场份额有望提升,血制品存在潜在涨价可能。这听起来很诱人,但问题是,血制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,它不可能完全市场化。
血制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特殊药品,国家对血制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有严格的管制。要想进入血制品行业,需要获得特殊的资质和许可。
更重要的是,血制品的原料血浆来源有限,供应紧张。这使得血制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。
所以,我对血制品行业的发展,持谨慎态度。一方面,我希望国产血制品厂家能够抓住机遇,提高市场份额;另一方面,我也担心血制品价格上涨,增加患者的负担。
北自科技、新晨科技、致尚科技停牌,泰豪科技、太和水、成大生物复牌,这停停复复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说实话,我对这种停牌制度一直不太理解。有些公司一言不合就停牌,动辄停几个月甚至几年,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流动性。
停牌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,什么重大资产重组、什么股权激励计划、什么涉嫌违法违规,反正就是不告诉你真相。
等到复牌的时候,股价要么暴涨,要么暴跌,投资者根本无法预测。这种不透明的市场,怎么能吸引长期投资者呢?
所以我希望监管部门能够规范停牌制度,减少停牌次数,缩短停牌时间,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。只有这样,才能建立一个健康、稳定的资本市场。
国泰君安更名为国泰海通,公司说是为了适应发展需要,但明眼人都知道,这背后肯定有故事。海通证券入股?高层人事变动?战略转型?各种猜测满天飞,但公司就是不说。
立中集团说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影响不大,这声明简直是废话。哪家公司会主动承认自己受关税影响很大?肯定要尽量淡化影响,稳定投资者情绪。但实际影响有多大,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。
金浦钛业终止设立参股公司,理由是“综合考虑南京钛白的资金现状,以及磷酸铁项目暂缓的状态”。说白了就是没钱了,项目也黄了。但这种真实的原因,公司肯定不会直接告诉你。
中国中车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0%—220%,理由是“报告期内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”。这种笼统的说法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信息。销量增长了多少?什么产品销量增长?这些关键信息,公司都避而不谈。
孩子王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0%—230%,这数字看着挺漂亮,但仔细想想,孩子王的业绩一直都不太稳定,波动很大。这次业绩预增,可能只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太低。
万华化学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,说是为了减少注册资本,优化公司资本结构,提升公司股东价值。但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,公司股价跌太多了,董事长看不下去了,想提振一下股价。
光格科技实控人提议回购股份,说是为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。但说实话,这种回购计划,很多公司都只是说说而已,真正实施的少之又少。
总之,上市公司的公告,很多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,充满了套路和陷阱。要想看懂公告背后的真相,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。作为普通投资者,只能擦亮眼睛,多一份谨慎,少一份冲动。
最近看到关于TRX能量租赁月入30-50U的讨论,不少用户跃跃欲试。...
深度解析集合竞价:规则、影响及与连续竞价的比较集合竞价作为金融市...
深度解读乙二醇期货EG交易规则及风险管理策略乙二醇期货(EG)作...
当地时间1月19日,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将于1月20...
2024年12月17日,国务院国资委发布《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...